
群里小伙伴分享了一个很火的视频股票配资十倍网站,在浙大秋招的现场,一位26年应届毕业的岩土工程博士谈就业和学历贬值。小伙儿26年博士毕业,是直博生,那么本科可能是20年或21年毕业。山东大学的本科,浙大的博士。
首先提到的是就业形势不太好,不光是岩土工程不太好,而是大多数专业都不太好。所以,学地质、学土木的你不要抱怨了,再差也差不过生化环材。好歹咱们曾经好过。
然后说到他本科毕业的时候,流行考研。这个的确是,20和21年正是疫情的时候,那时候已经不流行出国了,除了保研,多数本科毕业的小伙伴都在忙着考研或考体制内的单位。
说到这儿,顺便说一句,小伙儿所在的山东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保研率有25.27%左右(2025年),博士所在的浙大本科毕业生保研率有38.42%(2025年)。
小伙儿说他很多同学没考上研究生,就去考选调,有的考到广东省厅,有的考到山东省厅,有的去了一些我们现在进不去的公司。当时进去的话,发展到现在一年有四五十万,现在进去的话只有三十万左右。
这句话有很多问题。
(1)五六年前,985本科能去考选调,现在博士毕业,比当初的机会不会少。另外,如果五六年前的本科当公务员,发展到现在,副科顶天了。博士现在去,再过五年,大概率发展的不比当初同学差多少。
展开剩余59%(2)五六年前,985本科能去的一些公司,现在博士大概率能去。就拿杭州的中电建华东院来说,五六年前985本科大概率是进不去的,而现在985的博士能进去的概率还是很大的。
(3)五六年前毕业的985本科生,现在一年四五十万的绝对还是少数。如果现在的博士留杭州,各种补贴+待遇,绝对不止三十万每年。有同学在华东院,两年博后,住房补贴+生活补贴就有一百多万,还不包括工资和科研配套。
接着,小伙儿说学历贬值的事情:普通985本科毕业,除非读研读博去清华,否则学历提升的速度比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。还给出了例外:从二本考研去了清华。
这个有一定道理,但也不是事实,跟网上传的:一流的本科,二流的硕士,三流的博士,是一样的道理。听起来很正确,但其实问题很多。
从“生源初始门槛”的概率角度看,这么说有一定道理。但从人才培养、实际能力和长远发展看,这种说法是片面甚至误导性的。真正一流的人才,无论在哪一阶段,都是一流的——关键不是起点,而是持续成长的能力。
二本毕业的本科生,很可能高考那一关不擅长,但如果全凭自己努力,一路能走到清华的博士,前半生本身已经就是传奇了。
最后说到,985本科,读个985硕士和博士就是亏?
如果本科能去华为,而自己又不是那种顶级人才,那么,趁着年轻在华为多干几年,能够比读研读博后再去华为多赚几年钱,这么看,本科就业的确优于读研读博。
但对于科研、高端技术等领域,博士是必要门槛,985平台能提供顶尖资源、人脉和机会,显著提升长期职业天花板。虽然读博需投入时间与机会成本,但若志在学术、研发或核心技术岗位,这反而是高回报的选择。
好吧,一不小心敲的这么多字。视频里的小伙儿说的有一定道理,但也有哗众取宠的味道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股票配资十倍网站,读研读博还是最好的出路,如果你能熬过博士那几年。
发布于:河北省通弘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