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 / 道哥
来源 / 智百道
在大模型上半场,大家比拼的是智商,比如参数、榜单,在下半场,比拼的是情商与执行力。
这不,在OpenAI发布更有情商、互动更趣味的ChatGPT5.1系列后,阿里旗下通义APP 升级为千问APP,接入阿里通义实验室最新的Qwen 3 - Max 模型。新的千问应用明确对标ChatGPT最新的5.1版本。
数据显示,千问在公测在11月18日,迅速冲入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第四,排名超越DeepSeek和元宝。在《智百道》看来,这代表阿里正式加入全球AI应用的顶级竞赛。那么,千问有望踢馆ChatGPT吗?
01 品牌与战略的重塑
展开剩余89%对于阿里在C端的AI布局,外界的认知往往徘徊在夸克与通义之间。那么,为何阿里要在这个时间节点,大费周章推出千问?
首先,阿里是为了明确千问的产品定位与战略优先级。
此前,夸克一直是阿里试水C端AI APP的排头兵。在今年3月夸克已升级为AI旗舰应用,且据《晚点》报道,其DAU已稳定在5000万-6000万区间,但夸克本质上仍带有浓重的"搜索"基因。其云盘+搜索的功能体系,在某种程度上稀释了用户对“原生AI”的感知。夸克更像是阿里在AI时代,布局AI搜索入口的拼图。
而作为展现阿里大模型能力的通义App,此前市场知名度也未打开。
据了解,通义在阿里内部重视度并不高,这就导致前期在日活月活、用户数等关键指标落后,
据QuestMobile披露,截至今年9月,字节旗下原生AI App 豆包和DeepSeek 用户规模断层领先,是月活唯二过亿的应用。通义APP一直在C端不太叫座,月活用户规模甚至不足字节旗下豆包的十分之一,位居第十,与豆包、DeepSeek 、腾讯旗下元宝差距悬殊。
因此,更名为“千问”,并非简单的换马甲,而是阿里决心集中火力,剥离纯粹的技术展示属性,将其打造为一个“超级APP”入口。
除了追赶对手,更深层的驱动力在于AI行业的风向变了。
简言之,现在大模型竞争已经从单纯的跑分、参数竞争,进入到“场景落地、应用为王”的深水区。厂商们的比拼是谁能把模型变成用户离不开的“办事入口”。
对于阿里来说,这是个盘活生态资源的好机会。相比起其他互联网巨头,阿里拥有最独特的交易与服务生态。 涵盖电商、支付、出行、本地生活、健康等业务,构成了阿里的商业基石。 如果千问能成为C端核心入口,它就不再是一个陪聊的Chatbot,而是一个能调动阿里整个商业生态的连接器。毕竟,连月活数亿的ChatGPT也已开始试水电商,这证明了AI+服务才是商业化的终局。
这次更换名字的同时,还有一点值得注意,是阿里声称要对标ChatGPT,为什么要对标ChatGPT?
当然,单纯从技术能力来看,阿里也有资格对标ChatGPT,不能说阿里只为了蹭热度。
斯坦福发布《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》指出,美国仍然是顶尖 AI 模型的“生产大户”,2024 年发布了 40 个值得关注的模型,远超中国的 15 个和欧洲的 3 个。然而,数量上的领先并不意味着性能上的绝对优势。在MMLU、HumanEval 等关键基准上,中美顶尖模型之间的性能差距已从 2023 年的两位数迅速缩小至 2024 年的近乎持平,部分基准差距仅为个位数甚至零点几。这表明中国 AI 模型的“质量”正在快速追赶。
自2023年以来,阿里千问Qwen已全面开源300多款模型,囊括文本、编程、图像、语音、视频等全模态,覆盖0.5B到480B等多个尺寸。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,衍生模型突破17万个。近期,阿里发布的旗舰模型Qwen3-Max,性能超过GPT5、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争者,跻身全球前三。
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开发者社区。不少硅谷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基于Qwen来开发AI应用——这会成为阿里AI做国际化的难得机遇。
英伟达CEO黄仁勋更是直接表示,2025年以来,来自中国的阿里通义千问Qwen已占据开源模型的大部分市场份额,并且领先优势还在持续扩大中。
Airbnb首席执行官BrianChesky在今年10月的采访中表示,公司已经在客服系统中大量使用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。“我们现在非常依赖阿里的Qwen模型,它非常好,而且又快又便宜。”
在商业体系里,模型能力固然重要,但对于追求盈利的企业来说,在模型的可用性、成本与效率之间达到平衡,才是决定能否打通应用层的关键指标。
在千问上,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路的延续。千问被阿里定位为“会聊天、能办事的个人AI助理”。一些用户案例显示,千问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并自动生成几十页的PPT。“解决问题”的能力,将是千问在C端竞争力的核心所在。
02 千问APP效果如何?
为了验证产品力,《智百道》对千问APP进行了全方位实测。
打开APP首页,差异感扑面而来。 与DeepSeek、ChatGPT等推崇"极简风"的产品不同,千问APP更像是一个功能聚合的"工具箱"。除了基础问答,还集成了图片生成、文档解析、视频创作甚至实时语音通话。 这种功能全面又不失简洁的界面设计,体现出暴露了阿里想做超级APP的意图。
那么,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功能中,千问的实战表现究竟如何?
➊ PPT制作:打工人的救星,一分钟搞定PPT
“能办事”是打工人的最直接诉求。《智百道》输入指令:"生成一个关于AI产业发展的PPT,内容要涵盖从AlexNet到大模型爆发的全过程。 ”
千问的表现令人惊喜。
它并没有简单地堆砌关键词,而是展现出了极强的逻辑思维。不到一分钟,一份逻辑严密的大纲便跃然屏上,准确覆盖了深度学习的关键节点,极其符合金字塔原理。更重要的是,它打破了"对话完成即终点"的局限,《智百道》可以现场修改大纲、更换模板,并支持一键导出为PPT、PDF或图片格式。
虽然AI生成的PPT在美观度上可能还需人工微调,但它确实帮用户完成了从0到1最耗时的搭框架工作,真正实现了办公场景的降本增效。
➋ 内容逻辑性和创造力:逻辑与温情并存
AI写作并不稀奇,但能否理解人类的复杂情感"?
我们在测试中提高难度,要求千问创作一篇科幻短篇,以人工智能灵性觉醒为题,结局要求人类在AI帮助下领悟到爱与慈悲。
从生成结果看,千问的模型能力展现了优秀的上下文连贯性。它不仅没有写成生硬的说明文,反而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图景,结尾关于爱与慈悲的升华处理得颇具文学感。 这在内容产业中,千问虽不能完全替代人类作家,但绝对能点亮人类的创作灵感。
➌ 紧跟时事:不仅搜得快,还要三观正
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,AI的联网搜索能力与价值观判断至关重要。
当《智百道》询问如何评价Taylor Swift与Travis Kelce的订婚传闻时,千问并没有出现幻觉。它准确调取了最新的网络信息,并给出了一个客观、公允的点评。这意味着千问APP已经具备了实时联网的能力,它不再是一个只有过去记忆的数据库,而是一个紧跟热点的情报员。
➍ 情商大考:成为你的社交嘴替
既然阿里要对标"有情商"的ChatGPT,我们决定给它出一道经典的中国式社交难题:当亲戚找你借钱,如何高情商地拒绝?
千问的回答展现了极高的求生欲和说话艺术。它没有生硬地甩出一句不借,而是提供了几种既给足对方面子、又委婉表达自己困难,如资金都在理财里的话术。
这种懂人情世故的回答,说明阿里在后训练阶段微调模型时,注入了大量符合本土文化语境的社交数据。 对于不善言辞的用户来说,千问完全可以充当生活中的高情商军师。
通过实测可以看出,更名后的千问APP,正在努力跳出Chatbot的单一维度。 无论是PPT,还是生活情感顾问,它都在极力证明自己不仅听得懂,还能办得漂亮。
03 不同的“ChatGPT”路线
虽然阿里团队对标ChatGPT,但在产品路线和商业模式上,两者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。 这种差异,决定了它们在AI时代的战略重点。
ChatGPT 选择了清晰的订阅收费路径创收,其Plus服务每月收费20美元,Pro版达到200美元,目前C端订阅为OpenAI贡献了约七成营收。然而,用户付费率仍然很低,数亿用户中仅约5%会为订阅付费。
千问则完全不同,强调普通人可以随时用、免费用。 这不光是因为国内模型普遍走开源路线,不靠订阅服务创收,更是因为千问背靠阿里,拥有战略级资本,目前完全不考虑C端收费,专心做好产品,有底气“免费开放,人人可用”。
因此阿里深知凭借自己的生态优势,一旦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其释放的商业潜力是巨大的。
就像上文所说,OpenAI也在尝试做电商,但作为大模型起家的公司,自身并没有电商资源,其发展电商业务必然依赖亚马逊、Shopify等第三方资源,属于横向连接。相比较,由于阿里业务相当多元,千问作为生活入口,可以调动阿里的电商、出行、健康等板块,构建一个内循环的AI生态。
更进一步看,千问App并不是一步独立的棋,而是阿里在AI战略中又一块重要拼图。
这种策略的升级,源自阿里最高层的战略重塑。
早在2023年9月,吴泳铭在正式接任CEO的第三天,就宣布了阿里新的战略重点方向:用户为先、AI驱动。今年以来,这个策略还在不断延续。阿里一边加码AI基建,在基座能力上不断修炼内功,例如计划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,并公布向"超级人工智能"迈进的长期目标。
在技术底座加持下,阿里在电商、本地生活、云计算等业务线密集试水AI,淘宝在双11中大规模引入AI导购与智能搜索,飞猪推出多智能体驱动的AI旅行助手问一问,钉钉用大模型重构AI表格和协同办公体验。
这些动作共同指向一个更长远的目标。在已有庞大用户基盘上,逐步把AI嵌入每一条链路。 在这种策略下,千问App对阿里的意义,已经不只是再做一个C端产品,而是为这些分散的AI能力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和形态,更像是对于既有产品中AI场景的闭环,用一个AI原生接口,取代超级APP的矩阵时代。
吴泳铭在公开演讲中表示,希望把Qwen打造成AI时代的Android,每个人都可以创建和使用自己的Agent。
如今,这一理论有望在千问App上得到验证。而阿里巴巴在AI领域连续布局,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,其股价自年初以来上涨超过87%。
总而言之,千问App的更名与战略转型,表明阿里已经完成了从秀技术肌肉到产品争夺的跨越。这场以AI驱动为核心的战略重塑,正在重塑阿里的价值曲线。
*题图由AI生成股票配资十倍网站
发布于:山东省通弘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